CD79A和CD79B是B细胞受体(BCR)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参与B细胞信号转导,近年来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针对CD79B的药物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12月,罗氏公司的维泊妥珠(Polatuzumab Vedotin)在ASH年会上展示了POLARIX研究的五年随访数据,结果显示其在DLBCL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
此外,恒瑞医药的CD79bADC药物SHR-A1912于2024年2月获得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本文将对CD79A和CD79B的结构与功能、与疾病的关联及药物研发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1. CD79A和CD79B的结构与功能
CD79A(Igα)和CD79B(Igβ)作为跨膜蛋白,通过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二硫键连接,构成异源二聚体。其结构包括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跨膜区和胞内段,涉及抗原识别及信号转导。研究表明,该异源二聚体结构对于BCR复合物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2. CD79A和CD79B在B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
在B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当BCR复合物识别抗原后,CD79A和CD79B的胞内段快速磷酸化,招募信号分子如Syk激酶,启动下游信号级联反应。这一过程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为浆细胞,最终分泌抗体。
3. CD79A和CD79B与疾病的关联及临床应用
研究发现,CD79A和CD79B与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在DLBCL中,CD79B的突变常见,尤其在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中存在异常激活的BCR信号通路,引起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耐药性。同时,CD79A的突变也被检测到,进一步支持其在肿瘤发展的相关性。
4. 靶向CD79A和CD79B的药物研发进展
目前,针对CD79A和CD79B的药物研发已成为生物医药界的研究热点。例如,罗氏的维泊妥珠单抗自2019年获得上市批准,其他相关药物也逐渐进入临床阶段。这些药物主要针对B细胞淋巴瘤,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5. CUSABIO的产品推荐与应用
为支持药物研发,CUSABIO推出了高活性的CD79A和CD79B重组蛋白及抗体产品,助力靶点机制探索和潜在临床价值研究。通过这些高品质的产品,科研人员能够更有效地推进其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开发。
总结而言,CD79A和CD79B不仅在B细胞活化及信号传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展现出显著的生物标志物潜力。因此,靶向这两个靶点的药物研发在未来的生物医学领域中将极具前景和价值。通过对尊龙凯时品牌相关产品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